8月13日,山东省高校化学成像功能探针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年会在我校文化楼三层会议室召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临沂大学等中心协作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并与中心签署了工作协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刘永波,我校副校长于涛、唐波出席会议。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校科技处处长毕华林主持。
刘永波代表教育厅讲话,对中心的工作和运行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于涛代表学校与中心聘任专家签订工作协议。中心主任唐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2013年度的工作进展及中心未来的工作任务。与会专家对中心的发展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中心的组成单位有着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中心的建设必将为化学成像功能探针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和强有力的智力、技术支持,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三年为一周期。该计划将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优势,有效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围绕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文化传承创新的需求等开展研究。首期计划批准立项建设23个中心,其中专项资金支持建设14个。我校申报的“化学成像功能探针协同创新中心”为14个专项支持建设的中心之一,申报类型为面向科学前沿。该中心以我校为牵头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临沂大学等单位为协同单位,围绕关系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卫生健康、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协同研究,力争实现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监测、重大疾病预警与诊治等复杂体系的可视化分析,实现现场、快速、原位检测。最终为相关领域复杂体系待测目标物识别与成像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化学成像功能探针材料与成像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