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国内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的运营现状,学习国内知名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秀经验,3月16日—3月17日,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会同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省内部分高校、齐鲁大学科技园及山东智华财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产权交易中心等企业共赴上海,对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园区进行了调研。
技术市场中心何伟主任一行首先调研了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园区杜松宁总经理等人举行了座谈会,杜总等人介绍了交大科技园的基本情况和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的经验,何伟主任表示深刻学习和吸收交大科技园的先进经验,结合山东省技术市场实际情况,更好的出台和落实相关政策。
上海交大科技园是2001年5月份由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命名的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园区建有两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两个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由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从事科技园区开发运营、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产业投资三大主要业务。科技园搭建了“四位一体”的体系架构,即以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综合性园区载体平台”,以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作为“专业孵化服务平台”,以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作为“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以上海慧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创业投资和科技金融平台”。
16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来到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考察学习,与钱学标总经理等人亲切交流。同济大学科技园于2003年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科技园的运营主体为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由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上海同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和上海杨浦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同济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促进产业集聚的支撑平台和服务机构,形成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成长型企业加速器的全功能综合服务平台。同济大学科技园现有资产约10亿元,在园企业年产值约30亿元。
何伟主任一行还参观了上海全国高校技术交易市场G0创客空间,了解了G0创客空间的运营情况,学习了其相关先进经验,随后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陆继军总经理举行了座谈会。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设立的区域性技术转移平台,中心围绕打造国际技术转移转化运营试验区这一核心目标,集技术交易、孵化引导、科技金融、国际对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海量聚集国内外顶尖技术并实现交易,实践技术标的金融创新,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的有力结合,最终形成科教资源雄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技术转移机制完善、技术交易模式创新的国家技术转移战略要地和科技创新示范区。
在与陆总等进行自由交流时间,重点洽谈了齐鲁大学科技园拟与东部中心进行合作,在济南设立分中心的事宜。
2016年,上海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1203项,成交额82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据全国第三位。其特点为单项合同成交额高,达到388.09万元,含金量较高,而我省技术合同数量为22260项,但单项合同成交额则为188.77万元,相差较大。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学科技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上海之行过程中,考察团不仅开拓了眼界,也了解到未来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要面临的困难,学到了先进经验,何伟主任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省内实际,融合先进省市的先进经验,明确目标,探索出符合山东省情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思路。
(来源: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