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日期:2019年04月24日 09:53   发布人:科技处  

4月14日上午,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千佛山校区召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邵元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南大学严秀平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毛兰群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教授,河南大学学科规划处处长牛景杨教授等出席会议。副校长段培永出席会议。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负责同志以及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张化祥主持。

会上,段培永对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山东师范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崔官伟教授向学术委员会做了工作报告。实验室三位学术骨干分别做了相关方向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实验室2018年度在科研项目及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实验室今后的工作计划,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18年度取得的成绩,并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术委员会建议实验室聚焦太阳能化学专业与储存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并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需求,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力争承担重点、重大等高水平科研项目,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

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及“十三五”强化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人。2018年新增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4项、横向项目1项;在Nat.Commun.,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Chem. Sci., Nano Energy,Appl. Cata. B: Environ.等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日期:2019年04月24日 09:53   发布人:科技处  

4月14日上午,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千佛山校区召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邵元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南大学严秀平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毛兰群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教授,河南大学学科规划处处长牛景杨教授等出席会议。副校长段培永出席会议。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负责同志以及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张化祥主持。

会上,段培永对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山东师范大学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崔官伟教授向学术委员会做了工作报告。实验室三位学术骨干分别做了相关方向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实验室2018年度在科研项目及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开放和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实验室今后的工作计划,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18年度取得的成绩,并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术委员会建议实验室聚焦太阳能化学专业与储存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并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需求,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在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力争承担重点、重大等高水平科研项目,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

山东省高校太阳能化学转化与储存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及“十三五”强化建设高校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0人。2018年新增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4项、横向项目1项;在Nat.Commun.,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Chem. Sci., Nano Energy,Appl. Cata. B: Environ.等高水平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