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千佛山校区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福州大学、临沂大学等单位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副校长段培永出席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张化祥主持。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以及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段培永致欢迎辞。他对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山东师范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各位委员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多提宝贵建议,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科研水平。
实验室执行主任李平教授简要汇报了“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工作进展。几位学术骨干从光学探针与生物成像、单分子单颗粒与单细胞分析、微纳分离材料制备与质谱分析三个方向,分别详细介绍了各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特色突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委员们建议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及地方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度,“分子与纳米探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项目30项,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4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3项。唐波教授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培养团队骨干成员1人荣获“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长江学者青年专家、2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入选香江学者,10人获评学校首届东岳学者人才称号,毕业硕士生43人,博士生5人,其中1人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获得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2人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