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学校在长清湖校区召开“分子与纳米探针的设计、组织及相关应用的探索性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支持建设论证会。论证专家组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以及九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包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方晓红研究员、西南大学黄承志教授、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逯乐慧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汪夏燕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戴志晖教授等组成,组长由陈洪渊院士担任。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徐文广,校长唐波出席会议并讲话。论证会由副校长王洪禹主持。
唐波代表学校衷心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山东师范大学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及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基本情况。徐文广结合创新团队管理支持办法,介绍了创新团队建设论证的基本要求。
创新团队带头人李平教授,就团队近三年来的开展的工作及创新团队滚动支持期间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进行了详细汇报。团队将继续针对我国生命与健康领域中的重大需求,以分子与纳米探针为核心,在光学探针与生物成像,单分子、单颗粒与单细胞分析,质谱功能探针与细胞中蛋白质三个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
论证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教育部创新团队滚动建设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前期建设取得的成绩,通过科学的质询和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创新团队未来三年的建设规划任务。专家组一致认为,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团队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交流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依托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滚动建设期,团队要进一步凝练建设方向与目标,聚焦核心任务,突出优势特色,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议教育厅和学校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团队发展空间,以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为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我校“分子与纳米探针的设计、组装及相关应用的探索性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于2011年获批,2014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验收,2016年10月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团队拥有“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优青等多名高层次人才,是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多年来,团队成员在分子与纳米探针的构建与生物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成果。
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及科技处、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